德圖 testo 835-T1 紅外測溫儀
德圖 testo 835-T1
紅外測溫儀可以在所有相關專業和工業領域充分發揮優勢:比如監控墻壁溫度和濕度、檢查空調和通風系統、維護工業系統,或者對工業產品進行質量控制。
即使在遠程條件下德圖紅外測量技術也能達到上等的測量效果,尤其適合對小型、移動、難以觸及或非常熱的物體進行溫度監控。德圖 testo 835-T1
紅外測溫儀技術的眾多特性有助于提高應用的靈活性,比如在建筑行業,可以通過紅外測量表面濕度;在冶金、玻璃和陶瓷行業,testo 835-T2可以測量高達1500
°C的溫度,從而幫助用戶控制所有環節,并時時確保達到質量標準。面向專業和工業領域的快速、紅外測量。
testo 835-T1
智能紅外測量技術領域,在合理的距離測量較小物體的溫度時,可以*大限度提高**性和精度,比如它可以監控墻壁溫度,對供暖和空調系統進行故障檢修,或者對工業產品進行質量控制
testo 835-T2
在高溫應用中的優勢,測溫量程更大,可以在**距離對高達1500 ℃的溫度進行**測量,比如在玻璃、陶瓷和冶金行業監控產品溫度。
testo 835-H1
具有綜合表面濕度測量功能的專用儀器,利用其獨特的**紅外表面濕度測量功能,可以盡早檢測建筑結構內的霉菌,測量濕度,或者檢查露點距離。
testo 835-T1 訂貨號:0560 8351
testo 835-T1紅外測量儀器,具有4點激光標記、測量數據及管理功能,包括電池和出廠報告。
testo 835-T2 訂貨號:0560 8352
testo 835-T2 紅外高溫測量儀器,具有4點激光標記、測量數據及管理功能,包括電池和出廠報告。
testo 835-H1 訂貨號:0560 8353
testo 835-H1紅外測量儀器 (帶濕度模塊),具有4點激光標記、測量數據管理功能和濕度模塊,包括電池和出廠報告。
德圖 testo 835-T1 紅外測溫儀
附件 | 訂貨號 |
支架 | 0440 0950 |
USB數據線(用于連接儀器和電腦) | 0449 0047 |
粘膠帶,用于反光表面 (10米每卷,寬25 mm), E=0.95,耐溫 +250 ℃ |
0554 0051 |
導熱硅熱 (14g),*大耐溫 +260 ℃,用于加強表面探頭的熱傳導 | 0554 0004 |
ISO標定證書 / 溫度;紅外測溫儀;標定點在+60 ℃;+120 ℃;+180 ℃ | 0520 0002 |
ISO標定證書 / 溫度;紅外測溫儀;標定點在-18 ℃;+0 ℃;+60 ℃ | 0520 0401 |
ISO標定證書 / 溫度;空氣 / 浸入式探頭;標定點在0 ℃;+150 ℃;+300 ℃ | 0520 0021 |
德圖 testo 835-T1 紅外測溫儀
紅外傳感器 |
testo 835-T1 |
testo 835-T2 |
testo 835-H1 |
光學分辨率 |
50:1 |
50:1 |
50:1 |
激光瞄準 |
4點 |
4點 |
4點 |
量程 |
-50 ~ +600 °C |
-50 ~ +1500 °C |
-50 ~ +600 °C |
精度 |
±2.5 °C (-30.0
~ -20,1 °C ) |
±2.0 °C或 ±1%測量值 |
±2.5 °C (-30.0
~ -20.1 °C ) |
分辨力 |
0.1 °C |
0.1 °C (-10.0 ~
+999.9 °C ) |
0.1 °C |
K型熱電偶 (NiCr-Ni) |
|||
量程 |
-50 ~ +600 ℃ |
-50 ~ +1000 ℃ |
-50 ~ +600 ℃ |
精度±1數位 |
±(0.5 ℃ +0.5%測量值) |
||
分辨力 |
0.1 ℃ |
||
Testo濕度傳感器 |
|||
量程 |
|
|
– 0 ~ 100 % RH |
精度±1數位 |
|
|
±2 % RH |
分辨力 |
|
|
0.1 ℃ |
德圖 testo 835-T1 紅外測溫儀儀器參數
發射率 | 0.10 ~ 1.00 (*小調整間隔0.01) |
發射率表 | 可存儲20種發射率 |
激光瞄準點 | 開 / 關 |
內存 | 可存儲200個數值 |
報警信號 | 聲光報警 |
操作溫度 | -20 ~ +50 ℃ |
存儲溫度 | -30 ~ +50 ℃ |
材料 / 外殼 | ABS + PC |
尺寸 | 193×166×63 mm |
重量 | 514 g |
電池類型 | 3節AA型電池 (或USB供電) |
電池壽命 |
25小時 (一般25 ℃,不帶激光和背光顯示) 10小時 (一般25 ℃,不帶背光顯示) |
顯示器 | 點陣 |
自動關閉 | 背光:30 s |
儀器 | 120 s |
符合標準 | EN 61326-1 :2006 |